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今公务员考试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古今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古代公务员是什么意思
就是过去的各级衙门,政府的文武大臣,官员,都是吃皇粮,领取俸禄的,由国家供养,属于政府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
历史学上通常指奴隶制时代。一般也包括原始公社制时代。因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世界范围内无统一之时限。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波斯等,约当公元前三十世纪到公元初的几个世纪(各国情形不一)。希腊和罗马,约当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公元476年)。但在中国史学上,中国古代也包括封建社会。
古代公务员人数
各个时期对县的大小界定各有不同,但一个县供养的官员和衙役的形式却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只需以一个时期为例基本就能说明问题。
以唐朝的万户大县为例:设县令1人、县丞1人、县尉4人(即:前、后、左、右“尉”)、主薄1人、教谕1人,共计:8人,为朝廷俸禄供养的官员。如:县令、丞、尉、主薄、教谕等,秩约为200至500石不等。
不过,一个万户的大县除直接拿朝廷俸禄的8人外,还有约15人的吏,即:衙役、狱吏、仵作(法医)。
同时,还有杂役约6人,即:轿夫2人、门房2人、厨娘1人、丫鬟1人。
此外,到了清朝时,因人口暴涨,每个县至少有数十名“掾吏”和杂役。
可见,人口与一个县的官员和掾吏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
六部中“在编人员”人数最多的是兵部,约400人略多一些;“在编人员”人数最少的是礼部,在150人数左右;一般在250人左右。这就是说,六部中“在编人员”大约在2000-2500人之间,他们与和六部并立的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五寺)、国子监、钦天监等,清朝中央机构的“在编人员”应该在5000人左右。
说起来,可能让我们今人有些不能相信:清朝人口至十八世纪末,已达到3亿以上,晚清时突破4亿,这和很多朝代一样,是世界第一的,但管理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清朝的“公务员”却没有超过3万人。有网友做过计算,从朝廷到地方,清朝那些有编制吃皇粮的,不过区区27000人。
到此,大家对古今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古今公务员考试题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