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填报 » 公务员的题咋学都学不进去咋办,公务员奥数考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的题咋学都学不进去咋办,公务员奥数考试题及答案

www.vooylro.com 2024-09-1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公务员奥数考试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公务员奥数考试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公务员的题咋学都学不进去咋办

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公务员的题咋学都学不进去咋办,公务员奥数考试题及答案 专业填报

一是政治理论,相当于初中高中的“政治”,还包括一些时事政治,这个主要靠背诵和平时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二是行测,有点像百科全书,有常识、有奥数、有文学,等等。这个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联系提高解题能力。

三是申论,相当于语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这个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平时多练习多对照范文也是有进步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回答鸡兔同笼>题目/h2>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当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鸡兔同笼”问题,那么什么是“鸡兔同笼”问题呢?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假设法,即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最后得出正确答案。下面具体讲解一下如何速算得分。

先假设再>盘算/strong>

【例题】某零件加工厂按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支付工资。工人每做一个合格零件得工资10元,每做一个不合格零件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个零件得工资90元。那么他在这一天做了多少个不合格零件?

这道题是由基本的鸡兔同笼问题转变而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题目发现,一个工人做零件,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到10元,另外一种是被扣除5元,现在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工人做的这12个零件都是合格的。

根据假设我们就可以继续计算了,如果12个零件都合格的话,那么这个工人这一天就应该得工资120元,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子的,事实上这个工人才得到了90元。差了30元,说明这个工人有不合格的零件。根据题目我们不难发现本来是应该扣除的5元我们反而假设他得到了10元,差价为15元,一件不合格的零件差15元,那么差30元说明不合格的零件就为2个,因而可以得出合格的零件为10个。

“鸡兔同笼”的题型特点

第一,题目当中必须有两个不同的主体,或者一个主体的两种不同>情势/strong>。有的题目中包含了两个以上的主体或属性,但是若可以将多个主体或属性合并,用其平均值代替,最终可以看成是两个主体或者属性,也可以将这类题目视为“鸡兔同笼”问题。

第二,两个主体或属性之间,必须有两种和差关系。和差关系是联系两个主体或属性的关键条件。在“鸡兔同笼”问题中,两个主体或属性之间不一定会有积、商的关系,但是和与差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必需要两个不同的和或者差,或者一和一差。有的“路程问题”、“工程问题”中不容易发现这个特征,但是将总路程或者总工程量假定为“1”或者某个数字,就能凸显出这个特性。

“鸡兔同笼”问题在解答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区分“鸡”与“兔”,整理清“头数”与“脚数”。这就需做大量的题目,以培养敏锐的思维。在明确了解简便的解题方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提高做题的速度,以求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既准确又快速地完成题目。

《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其中第二期中的密室逃脱彻底考验了7位兄弟的智商。陈赫受困于“鸡兔同笼”问题,无计可施,先一步越狱的包贝尔决定施以援手,但其另类解法招致陈天才的嗤之以鼻,不过事实证明该解法效果显著,陈赫最终获救,可见绝顶果然聪明,小贝着实不凡。

回顾原题,其表述是:鸡兔同笼共35头,94只脚,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包贝尔所谓的“所有动物抬起两只脚”,抬起了70只脚,地上剩下94-70=24,对应的是兔子剩下的脚,24÷2=12就是兔子的数量。

其实就是假设法,即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则应有35×2=70只脚,实际有94只脚,故兔子有(94-70)÷2=12只,鸡有35-12=23只。

“鸡兔同笼”类题目在公务员考试中屡见不鲜,都可以应用以上方法准确快速解出答案,例如:

1.某村农民小周培育30亩新品种,每培育成功一亩获利800元,如果失败倒赔200元,年终小周共获利18000元,问他培育成功多少亩新品种?

A.25 B.24 C.23 D.22

【答案】B。中公解析:假设30亩新品种全部培育成功,可获利800×30=24000元,实际获利18000元,所以培育失败了(24000-18000)÷(800+200)=6亩,培育成功的有30-6=24亩。

2.一份中学数学竞赛试卷共15题,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一题或不做答均倒扣4分。有一个参赛学生得分为72,则这个学生答对的题目数是( )。

A.9 B.10 C.11 D.12

【答案】C。中公解析:学生答对一题得到8分,答错或不答损失4+8=12分;如果全部答对,将得到15×8=120分,现在损失了120-72=48分,则学生答错48÷12=4道,答对15-4=11道。

3.某牧民饲养公羊和母羊共140只,一次共剪羊毛160斤。若每只公羊平均剪毛1斤2两,每只母羊平均剪毛8两,问公羊比母羊多多少只?

A.120 B.100 C.80 D.75

【答案】B。中公解析:假设全部为公羊,则可剪羊毛140×1.2=168斤,实际共剪羊毛160斤,故母羊有(168-160)÷(1.2-0.8)=20只,公羊有140-20=120只,因此公羊比母羊多100只。

总之,“鸡兔同笼”类题目特征明显,解法易于掌握。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平时勤加练习,在考试中自然能够应付自如。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当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鸡兔同笼”问题,那么什么是“鸡兔同笼”问题呢?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假设法,即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最后得出正确答案。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具体讲解一下如何速算得分。

一、先假设再>盘算/p>

【例题】某零件加工厂按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支付工资。工人每做一个合格零件得工资10元,每做一个不合格零件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个零件得工资90元。那么他在这一天做了多少个不合格零件?

这道题是由基本的鸡兔同笼问题转变而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题目发现,一个工人做零件,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到10元,另外一种是被扣除5元,现在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工人做的这12个零件都是合格的。

根据假设我们就可以继续计算了,如果12个零件都合格的话,那么这个工人这一天就应该得工资120元,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子的,事实上这个工人才得到了90元。差了30元,说明这个工人有不合格的零件。根据题目我们不难发现本来是应该扣除的5元我们反而假设他得到了10元,差价为15元,一件不合格的零件差15元,那么差30元说明不合格的零件就为2个,因而可以得出合格的零件为10个。

二、“鸡兔同笼”的题型特点

第一,题目当中必须有两个不同的主体,或者一个主体的两种不同形式。有的题目中包含了两个以上的主体或属性,但是若可以将多个主体或属性合并,用其平均值代替,最终可以看成是两个主体或者属性,也可以将这类题目视为“鸡兔同笼”问题。

第二,两个主体或属性之间,必须有两种和差关系。和差关系是联系两个主体或属性的关键条件。在“鸡兔同笼”问题中,两个主体或属性之间不一定会有积、商的关系,但是和与差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必需要两个不同的和或者差,或者一和一差。有的“路程问题”、“工程问题”中不容易发现这个特征,但是将总路程或者总工程量假定为“1”或者某个数字,就能凸显出这个特性。

“鸡兔同笼”问题在解答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区分“鸡”与“兔”,整理清“头数”与“脚数”。这就需做大量的题目,以培养敏锐的思维。在明确了解简便的解题方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提高做题的速度,以求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既准确又快速地完成题目。

学习小学奥数是不是可以提升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数量关系题目正确率

奥数和公考数量关系在体系上有不少类似的地方,学习奥数可能有助于提高数量关系的正确率,但是要注意奥数和公考数量还是有区别:

第一,奥数更重思维一些,而公考数量学习要更重技巧和实战,两者在一些题目的解题方法上有区别,建议还是不要两者都学,否则可能会混淆。

第二,两者虽有部分题型是重合的,但是如果为了考公考而专门学奥数那也是划不来的,奥数的内容特别多短时间肯定无法掌握所有,而公考数量考10或15题,不能耗费太多的备考时间。

第三,现行的公考数量体系也比较成熟了,所以按着现有的公考的体系去学,针对性会比较强一些,如果对奥数感兴趣,在公考备考时针对性的看一看相应部分的奥数解法,拓展一下思路倒是无可厚非。

是有一些帮助,但是具体的考试思维不又算不同,还是要主要以公考行测中的题目为主,毕竟是考行测,行测的数量关系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小学奥数思维,但是行测中数量关关系题目的做题时间一般要非常快的,毕竟我们行测时间不多,平均一道题40-50s,需要很多做题技巧,根据题干中的关键数字能够直接猜出来答案,并且还要猜对,技巧性特别强,这就是数量关系的精髓。

具体你有什么做题上的问题可以咨询当地的中公教育老师,他们对行测,公考的研究有20多年,因此他们非常了解行测科目,您可以具体去咨询。

说实话,只纯粹考公的话,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基本上很多人在>预备/span>公务员考试时,时间上弹性不大,除了在校应届毕业生,好多是在工作后选择考公,所以时间上不太允许单纯为了提升行测的数量关系正确率而重新再学习小学奥数,况且数量关系占分比例不是很大。同时一张行测卷中的题目是有区分度的,意思就是很多人不可能把所有类型的题目全部弄懂弄明白并且做全部正确,所以数量关系中肯定是有一些题目难算,即使你费时间计算出来了,但却耽误了整个考试时间,好多会的题目却没有时间做了。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配好行测试卷的做题时间。说真的,数量关系在有限时间里能做对一半就可以啦。不过如果你真的是想做全对,那也有很多种方法啊,比如梳理历年真题,把常考的几种类型,几个公式搞清楚,所谓“万变不离其踪”嘛,真的没必要重新再学习小学奥数,增加学习负担。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妥,请见谅。

行测里的数学题都是高中数学题么

不全是。

行测里大约有10至15题的数学题,这些数学题难度并不是很大,他要求考生要找规律做题,不能按照常规去做。这些题目有些是初中的时候就学过的,有些是高中的时候学的,还有些课本知识中没有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因此,行测里的题目不都是高中的数学题。

到此,大家对公务员奥数考试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公务员奥数考试题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