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杏坛公务员考试题目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杏坛公务员考试题目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借代词
古代文言简意赅,古人往往会使用一些借代词来表达想要说的内容,这样文章就会显得更有内涵和逼格。在现代公务员考试中,就经常会考这些借代词的内涵,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有些同学往往会一头雾水。
所以,尚邦公考的老师就整理了一些常考的借代词给同学们,平时多看,这样在公务员考试中遇到这样的题目就能得心应手。
1.桑梓:>故乡/p>
2.桃李:>门生/p>
3.膝下:幼年或对父母的敬称(写信开头称呼的时候)
4.同窗:>同砚/p>
5.烽烟:>战役/p>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须眉:>夫君/p>
9.南冠:>犯人/p>
10.手足:兄弟
11.汗青:史册
12.白丁、布衣:百姓
13.伉俪:夫妻
14.伛偻、黄发:老人
15.桑麻:农事
16.提携、垂髫:小孩、儿童
17.朱门:富豪人家
18.弱冠:男子二十左右的>年龄/p>
19.社稷、轩辕:国家
20.婵娟、嫦娥:>玉轮/p>
21.三尺:法律
22.华盖:运气
23.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4.庙堂:朝廷
25.藩篱:边防
26.缙绅:做官的人
27.寸管:毛笔
28.朱门:有钱的富贵人
29.黔首:>布衣/p>
30.杏坛:教育界
很多人家庭条件不好,但却咬牙交高额学费上三本,有必要吗
不是必要不必要的问题,而是无奈。
换作十年前或许有放弃的可能,但如今是一个高考升学率高达83%的时代,上了高中十有八九都有大学上,这意味着将来大学就是一个学历起点,考不上一本二本,好歹三本还算有个本科学历。这在将来就是你曾经上过高中的“象征”。
如果没个大学文凭,找工作时还有人在意曾经是高中生还是中专生吗?正因为成绩不行,更不能在学历方面让孩子将来找工作时“低人一等”。所以这是没得选择,因为将来就是全民大学生的时代。
更何况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如果距离本科一步之遥而因为学费放弃,那么含辛茹苦养育了孩子这么多年可能又是一代潜在的低收入者。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只是从职场角度来说。如果不能上个本科,那么将来找个像样的工作确实有点难,可如果自己创业,可能要耗费比三本更大的资金,何况还不确定是赚钱还是赔钱,若是没了本金也没拿到学历,将来又该如何?
所以这种“必要”实属无奈,为了下一代能更多一点保障,只能自己扛起更大的压力。
我对此有经历,有相当的发言权。
当初孩子高额的三本学费1.6万元,加上住宿费,一次性交齐近1.8万元。
而且,这笔费用要加上孩子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生活费。每年最少需要4万元才能将孩子供完大学,4年最少需要16万元。
16万元相当于我4年的工资了,生活费用全靠孩子妈妈挣的微薄的薪水来保证。
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我手里的钱只有2万元了。这2万元就是在工资发放不及时情况下的应急储备。
在学校报到的时候,交学费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扣款或交现金的;一部分是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家都是一个目的,孩子必须上学。
在学校的操场上,我看到了第二学历的招生简章,记在了心里。
回到家后,就随时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她告诉我第二学历有招生的就告诉我。
通过与老师的沟通,我给她报了第二学历,学费近5000元。
有人说这个值得吗?我认为值。当孩子毕业后,拿着双学历走出学校,对于自己也是一个鼓励。现在她的第二学历论文答辩都通过了,这个就是最好的回报。
还有重要的一点,因为孩子自立,上学时勤工俭学,除了学费,她的一切费用都是挣出来的。
上学能改变命运,不上学将会失去机会。我们在孩子上学与不上学的选择之间,苦四年,给她一个人生的体验吧。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给大家提供第一手的分析资料,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到此,大家对杏坛公务员考试题目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杏坛公务员考试题目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