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科普 » 刘邦坐上皇位,没有放过一个功臣,为何对萧何如此放心,灵璧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刘邦坐上皇位,没有放过一个功臣,为何对萧何如此放心,灵璧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www.juluzs.com 2024-08-2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灵璧公务员考试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灵璧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刘邦坐上皇位,没有放过一个功臣,为何对萧何如此放心

纵观中国历史,能够由最底层打拼成一国之尊的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汉高祖刘邦了,二人出身都不高。

刘邦坐上皇位,没有放过一个功臣,为何对萧何如此放心,灵璧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科普

朱元璋从小乞讨,刘邦比朱元璋强点,也不过是混混级别的秦朝“公务员”,二人最后都成了开国皇帝。

刘邦之所以能够坐上皇帝,离不开汉初三杰的辅佐(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

当刘邦称帝后大行封赏的时候,萧何萧相国被封首功,官职最高,封邑最多。

当时一些武将不服,说萧何没上过前线,主要负责后方工作。我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身上的伤疤比他多,他居首功不公平。

刘邦听后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功人功狗”之说:

“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刘邦把武将比喻成狩猎的狗,萧何则是指挥狗的人,大意是说,你们只是逮住了猎物,萧何才是发现猎物的人,萧何不指挥你们,你们还逮不住猎物呢?

况且你们一家也不过一、二个人追随我,萧何放弃秦朝的高官厚禄,整个家族数十人追随我,我不能亏待他,听了刘邦一席话众将皆服。

讲真信任是长时间培养的结果,刘邦称帝后,天下并不太平,他总是率军在外亲冒石矢冲突掩杀,不是和匈奴单于死磕,就是行进在平叛的路上,后方就交给了萧何萧相国打理。

在 关键的诛杀韩信事件中,萧何抛弃了友情,坚定不移的站在了刘邦这边,气定神闲的帮助吕后杀死了韩信,要知道刘邦都惧怕韩信三分,杀韩信时刘邦还在外平叛乱,讲真有这样的“贤内助”能不让刘邦奖赏吗?

虽然刘邦带兵在外,却不断的派人回来对萧何封官奖赏,萧何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他又找不到原因。

有一天,他正在府上和幕僚们喝酒,突然他手下一个叫召平的门客,穿着一身孝服,哭哭啼啼进门吊孝。

当时萧何一见勃然大怒,喝道:“你是不是喝醉了?你为谁哭为谁吊孝”。

召平说:“丞相祸事不远了,我为丞相哭为丞相吊孝”,萧何满脸疑问。

召平说道:“皇上远在千里带兵打仗,而丞相安居城中,皇上没有给你下达任务,反而派特使回来向你大行赏赐。你觉得正常吗?”

没等萧何回答,召平又道:“我由韩信被杀这件事,联想到皇帝对你起了疑心,不远千里派特使回来就是看看你在干什么!”

“丞相你想一想,皇帝的身家都捏在你的手上,皇上害怕你像韩信一样谋反,假如那样皇上就没有了退路,你说他能不起疑心吗?”

召平说完望着萧何。

门客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萧何恍然大悟,心想,我总觉得不对劲。萧何拜谢过召平后,解散了幕僚。第二天把 刘邦多次的奖赏上交了国库。

最后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前线,言外之意就是我萧何没有异心,我把儿子交给你做人质。

看到了吧,萧何用这种办法解除了刘邦的怀疑。所以说一个高人有个好的谋士多么重要啊!假如韩信当初能够听从谋士蒯通的话,也许他不会死。

萧何在后方,刘邦在前方,君臣之间相隔千里却时时互动,萧何所作所为,就是想解除刘邦的怀疑。

古语云:“君疑臣必诛,臣疑君必反”,萧何为了防止刘邦的猜疑,甚至采用了“自污”的办法。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如果一个臣子在各方面都超过了皇上不是好事,功高盖主会引起皇上的嫉妒恨。韩信就是这样的人,有功而不知自敛,以至于造成了身死灭族。

萧何功封第一,又多次被皇上奖赏,他回报刘邦的唯一办法就是搞好后勤工作。他和诸葛亮不一样,诸葛亮是双料人才,既能抓后方工作,又能带兵打仗,所以他不害怕皇上羡妒嫉慕恨。

萧何则不同了,他做的后方工作越好,刘邦有时反而越害怕。刘邦离不开萧何又对他不放心,也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吧!毕竟韩信事件对他刺激很深。

萧何如何自保?这次他再次采纳了门客的计策——自污。

门客对萧何说,“皇上害怕的就是你和京城百姓一条心,到时候城门一关。老百姓和你一起谋反守城,皇上还真进不了皇宫”。

萧何急问:“如之奈何”?门客说:“于今之计就是惹怒老百姓,让老百姓骂你,指责你。到时候刘邦也就放心了”。

萧何欣然接受,接下来的日子里,萧何与民争利,侵占老百姓的田产,他在京城购置了大量的房产,人们都认为他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萧何终于引起了众怒。萧何表面不在乎,心中却在滴血。这不是我萧何的本意,当生命和信誉让萧何抉择的时候,萧何选择了生命,毕竟活着才是王道。

萧何悲恸欲绝,而刘邦却大喜,萧何再次解除了刘邦对他的怀疑。

看到了吧,不是刘邦对萧何多么放心,也不是刘邦不敢杀萧何,韩信比萧何的带兵能力牛逼多了,刘邦不是照样把他杀了?

而是萧何会做人,知道为臣之道,有功不盖主,居功不自傲,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对领导产生压力,说实话,职场上的人都应该学学萧何。

文/秉烛读春秋

汉高祖刘邦与萧何可谓是布衣之交,但是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也并没有像之前一样信任萧何,并且曾经将他囚禁了一段时间。但是整体来说,刘邦和萧何的关系还是很铁的,其中的原因,刘邦在汉五年(公元前195年)封赏功臣,并将萧何列为第一功臣之时也曾经解释过。

第一、功狗与功人

很多人认为,“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即曹参在前线冲锋陷阵,对消灭项羽势力以及大汉的建立都有着不朽的功勋。而“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即萧何一个读书写字的,平时居帷幄之中,功劳无法与曹参相比。但是刘邦却提出了一个奇特的观点:“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即打仗的人取得的功劳,不如指挥打仗的人取得的功劳多。从另一方面来说,刘邦起义的时候部下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参军,多的也就是带上两三个家人随军,而“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他是把自己全家性命都压在了刘邦身上。

第二、一旦之功与万世之功

刘邦虽然给大臣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依然有很多大臣心里不服,此时关内侯鄂君进言:“曹参攻城略地,不过是一旦之功;而陛下在楚汉争霸之时多次被逼上绝路,之所以没有彻底失败,就是因为萧何始终固守关中,在保住根据地的同时也让汉军的补给从未匮乏,所以萧何的功劳乃是万世之功。”于是,萧何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

刘邦对萧何的两次猜疑

但是萧何献计诛杀淮阴侯韩信之后,出征在外的刘邦立即“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召平给萧何解释说,刘邦这是开始怀疑你了,你认为五百士卒真的是保卫你的吗?现在你应该做的应该是拒绝封赏,把家财都拿出来献给国家,这样皇帝才会高兴。于是“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一年之后,刘邦再次出征,平定黥布叛乱,途中他多次派人询问萧何应该怎么办。萧何那是忠心耿耿啊,他依然是“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此时又有门客对他说:“丞相你又错了!早在汉军入关之时,你就已经很得民心了,陛下之所以多次派人问你应该怎么办,其实是因为他怕你趁着他出征之时造反啊!所以你现在应该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老百姓越是说你的坏话,皇帝就越是相信你!”于是“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到此,大家对灵璧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灵璧公务员考试题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标签:

相关文章

公考分值怎么算,公务员题型考试分数占比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公务员考试题所占分值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公务员考试题所占分值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公...

教育科普 2024-10-16 阅读1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