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排名 » 孟郊46岁考中进士,得意地写下“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句,当时考中进士究竟是个什么水平,隋唐公务员考试在教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孟郊46岁考中进士,得意地写下“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句,当时考中进士究竟是个什么水平,隋唐公务员考试在教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www.baizhibai.com 2024-10-0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隋唐公务员考试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隋唐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孟郊46岁考中进士,得意地写下“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句,当时考中进士究竟是个什么>程度/h2>

孟郊46岁中进士,50岁任溧阳的县尉。在唐代县级政府行政机构中,长官是县令,负责统筹全县的公务活动;副长官是县丞,辅佐县令开展公务活动;还有一个勾检官叫主簿,负责文书和政务监督;而负责具体执行办事的就是县尉。如果与现行的行政机构比较,那县令就是正处级的县长,县丞就是副处级的副县长,主簿就是政府办主任,县尉就是正科级的局长。也就是说,孟郊中进士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可以直接享受正科级待遇。

孟郊46岁考中进士,得意地写下“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句,当时考中进士究竟是个什么水平,隋唐公务员考试在教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大学排名

现在,无论你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凡进必考,要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得进行公考。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只能考科员职位。科员与正科级相隔了一个副科级。如果是硕士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是可以享受副科级待遇的,尽管属于非领导职务。如果是博士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是可享受正科级待遇。

因此,孟郊当时中进士,相当于现在取得博士学位。

孟郊考中进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考上了“清华、北大”加一张公务员录用的入场券,为什么说是这个水平,咱们拿数据、唐朝科举政策、和孟郊的出身来证明。

一、大浪淘沙,真金少之又少。据史料记载,整个唐朝平均每年录用进士的数额为不到23人,整个唐朝平均全国人口保守估计在4000万左右(这是平均值,现在史料对唐朝人口数有争议),学员基本16岁以上就可参加科举考试,除国家公立大学的学子外,还有自学和荐举的学子大概每年有20万左右,唐朝科举分秀才、明经、进士等五十多种,由于考取进士难度较大,每年考进士的学子大概有2000至8000人,大家算算从4000万到20万再到几千再再到20几人,考取进士的难度到底有多大,可想而知。

二、一将功成万骨枯。自隋朝设立科举制度以来,唐朝在前朝的基础上,更加完备了科举制度,但是和明清的科举制度相比,有很大不同,最大的特点就是科举一轮只考两次,省级一次,京城一次,没有“秀才”“举人”“进士”的等级划分,意思就是考上了就一举成名,没考上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秀才、举人的缓冲,许多人考了一生什么都没有,可见考中进士的才子水平到底有多高,孟郊46岁考中已经不错了,唐朝诗人科举连年不中的大有人在,罗隐十几次不中、杜甫一生科举都没考中(这与天宝年间奸臣当道有关,不影响杜甫的历史地位)等等。

三、孟郊出身并不优越。由于科举制度刚成立不久,唐朝的科举制度一直在探索中,很多制度并不严格,试卷不是唯一标准,这还包括考生名望、家庭出身以及背景,这里请参考王维。孟郊的父亲只是一个县尉(顶多就是县里的二把手),孟郊一没出身二没背景,唯一有的就是他多年来积累的才学名声,可见孟郊能够考中进士确实是凭的真才实学。

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唐朝进士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进士都成了宰相、重臣,但是孟郊考取进士后仕途并不顺利,这是后话。

最后幸亏孟郊考中了进士,不然我们就不会欣赏到《登科后》的千古名句了。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知道你考上大学时的感受,期待你的留言。

进士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 水平因岗位而>差别/strong>

古代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比如中央党校研究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就是皇帝亲自定名次,第一名为状元,有文状元和武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所以,孟郊特别高兴,写下了“”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乐之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多少年的彷徨无奈、心灰意冷一下子荡然无存,策马不需扬鞭,一日狂跑览尽长安美景。这两句千古名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得意、得志、得心之情,并给后人留下了“走马观花”“春风得意”的两个词语。

孟郊46岁中进士,63岁去世,“好日子”只过了17年。孟郊就不该考取功名,选错了行业。“男怕选错行,女怕选错郎。”孟郊两试考不中进士,第三次直到46岁才考上,浪费了大半生美好时光,如果这段时间写诗,能出多少精品呀。考中进士,“分配”任溧阳县尉,然而却不如意,后在友人帮助下在河南洛阳任职。再后来提拔任参军时,在上任的路上病亡,他的家人居然没钱下葬,还是那位叫郑余庆的友人买了棺材安葬的。多么可怜的孟郊。孟郊的人生困境从他的诗中就能看出:“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本来可以靠诗吃饭,非要考取功名,落得个暴尸荒野。

大家好!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诗歌赏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

古代读书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金榜题名。

今天我们要赏读的是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公元796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进士及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第,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称登科。龌龊,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不足夸,是不值得提起。

古人四大喜事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首诗描绘的正是遭逢“金榜题名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此诗开篇“开门见山”,直接写登科后,往日的一切不如意都不值一提了,内心终于大得自在,再也没有什么挂碍了。“昔日”与“今朝”的对比中,那种内心积蓄已久的阴霾一扫而空的畅快淋漓跃然纸上。

按唐朝科举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所以后两句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画面生动形象,没有什么时候的春风比此时更应景了,那种意气风发的得意喷涌而出,只听得长安街上一阵迅疾的马蹄声,那也是诗人内心的鼓点,渲染力十足。一日看尽长安花。人生之花终于绽放,长安街头的百花似乎也为诗人庆贺而竞相盛放,而诗人豪情万丈,准备来个一天之内看完所有的长安花!

后两句用触觉、听觉、视觉表里如一地勾勒出一个满腔喜悦,一朝登科的书生形象,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所以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流传后世。

这是“诗囚”孟郊诗作中少有的一抹亮色。

人生之喜莫过于此。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感受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酣畅淋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今天的诗歌赏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天心365》家庭国学共修是萃辰天心书院每天推出的内容,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

到此,大家对隋唐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隋唐公务员考试题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