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应届生公务员考试题库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应届生公务员考试题库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每年考上公务员的人群中,应届生与往届生各占多大比例
7比3的比例吧,大约的数据。语嫣姐姐每年的学生中差不多这个比例。
主要差异在于10个岗位中,可能有6个以上是只对应届生开放,还有一个岗位不限制是不是应届生。还有选调生的岗位,只面向应届生开放。
所以最后差不多的比例这样。从招考的岗位对学历的分布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应届生虽然有优势,但是竞争对手往往更多是应届生,在职考的同学,竞争对手也更多的是在职的同学。
当然也有不少合在一起的岗位。
总之,如果想考公务员,在学校考是机会成本最小的,压力没有在职的那么大。
在职考的压力真的挺大的,复习的时间没有那么多,而且工作就很累了,还得复习公务员。多挑战人性。
心竺公考,100万小伙伴在用的公考神器
每年考上公务员的人群中,应届生与往届生各占多大比例?笔者自己身边的公考考情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在考上公务员的人群中,从全国整体来看,应届生与往届生的具体比例,应该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数字。
但是从近几年,笔者与新进公务员的接触中,发现成功考上公务员的群体中,往届生的人数正在逐渐增多,甚至有些年份是早往届生是要超过应届生的。以2016与2017年公考考情为例,我们县成功上岸的考生之中,往届考生都是比应届考生的人数要多的。
现在往届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多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往届生大多都在社会上从事过一些工作,也可以说是混过社会的人,知道在社会上打拼不容易,因此更珍惜考公务员的机会,也就会更加努力的考公务员;另一方面,现在虽然有不少应届生考公务员,但毕竟在整个应届毕业生群体中占少数,而且即使去考试,他们一般也都是“裸考”,现在很多应届生都不珍惜,大多都是想到社会上闯荡一番,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综合来看,在今后的公务员考试中,可能往届生会越来越多,能够成功考上公务员的人中,往届生所占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公务员考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是局限于公务员招考规则来看的。
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中,都会对招考职位设定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应届毕业生和基层工作经验,此外还有三不限职位。
应届毕业生身份是公考的一大优势,每年都拿出相当比例的职位招考应届毕业生,这是在国家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大政策下的规定。应届生一般不会放弃这个对自身有利的限制条件。所以每年公考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应届毕业生成功上岸。
其次是具有工作经验的往届生,这类人群是不能报考限制应届生的职位的。在报考过程中,也会有选择性的报考那种对自身条件有利的职位。
此外,还有大部分职位不限制应届生和往届生,大家都可以报考,但往往这部分职位里往届生报考的比较多。
其实,应届生相比于往届生,在公考方面有独特的备考优势:备考时间充裕,公考压力小等等。应届生在报考公务员的时候,往往只看重岗位的限制条件对自身是否有利,完全忽略了自己在备考方面的优势,反而造成“同行竞争”的恶劣局面,减小了自己上岸成功的概率。
近几年,我单位新考入的公务员,往届生占比较大,就是这个道理。
各一半或招用中只照顾应届生的多也有各道理,总之努力学到就应公平,不可能应届的一百分考上,历届生一百五考不上,各专业或同专业中差的分不能太多才合理。法律专业文科好的可以代表一部份,我看律师办事还翻各种书呢。但有很多岗位缺人。这应该调节的。
不是应届生,省考和国考就没机会了吗
永远记住,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我是过了择业期上岸的。虽然应届生考公确实有优势,但是往届生也占40%呀,别放弃。方法的重要性是要高于应届生身份的,机会绝对有,就看能不能把握住了。
老学姐上岸的秘诀在此,赶紧上车!!!
1、笔试
笔试我准备了3个月左右,复习侧重学习方法和技巧。刚开始我主要是看的潘铭国考课,差不用了一个多月就刷完了。听完潘铭,我把行测和申论基本上掌握的差不多了,后续只要刷题就可以了。对我来说潘铭是备考国考的首选了。
老师讲的全部都是做题的技巧,满满的干货,直接把真题为例,让我一步步转变到公职思维,学会看懂题。就比如阅读理解题,很长一大段文字,不用全部看完内容,直接看选项的前一句就可以了,我的做题时间缩短了两三分钟。听完之后再去做真题卷,行测提到了75+。笔试分数上不去的小伙伴,一轮复习一定要认真把潘铭看一遍。
当然学习到技巧,还要实战练习。所以剩下的备考时间我就一直在刷题。我先是做了中公的专项题库,把学到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熟练。里面题型分布还是很合理的,我每次都会先刷基础题练练手,然后再做拔高的题目把各种技巧练到位。
到考前二十天,我就把重点放在粉笔历年真题卷上了。每次做题我都会把它当成考试去对待,计时打分一个不少。做完再去对找答案,把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给彻底弄懂。练到后期,基本上行测和申论加起来140分以上没问题。
2、>口试/span>
面试我准备了15天,主要侧重于练习,我当时用的是粉笔面试真题200例。上面有借鉴的回答技巧,不过不要原封不动的照搬,加入一些自己的体会,总结出自己的答题思路。
基本的面试题型掌握的差不多了,我就开始进行练习。除了自己单独练习之外,我还让我身边已经上岸的小伙伴帮我提建议,完善面试上的不足。练习的时候,不仅要回答通畅,我还会特别注意眼神、手部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整体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
这就是我的国考上岸经验了,希望能帮助到你。过了应届也别着急,稳定心态,一定会早日上岸的。
应届生国考还是省考?考试内容有什么区别,难度呢
同学您好,潮州华图教育为您解答!
以本科学历来说,无论国考还是省考,均有大批可供选择的岗位,国考相对于省考优势在于,更加稳定,国考的招录机关是由中央财政拨款的,而省考的招录机关是由省内财政拨款。省考相对于国考的优势在于,省考难度相对于国考偏低,竞争压力较小。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备考路上可以关注我,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国考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而《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满分100分。
省考考笔试科目>包罗/span>《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而《申论》考归纳概况(两大题),贯彻执行,文章写作。
公考的难度取决于真题的难度、考试人数和考生的素质三个因素。
有些省份的行测题型特别难,比如陕西行测会有多选题;有些省份是因为考的人多,竞争压力大,比如河南省考;还有些省份因为考生整体实力太强,导致考试难度加大,比如山东省考。
与各省公务员考试相比,国家公务员考试三个因素基本占全,主要是考试题量比较大,时间比较紧凑,考生人数也最多(2018国考167.8万人报名,只招2.8万人)。要想通过考试,需要考生们努力的学习以及具有丰富的知识面。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自己的命题组,由专家统一命题。
因此,相对来说国考会比省考难度大。从历年的国考招考人数和参考人数来看,最终的竞争比一般会在30:1以上,如果按照报名比例来算,那竞争比更大。2018年的国考参考人数与招录人数比为40:1,近十年最高竞争比在2010年和2011年,竞争比高大59:1,可想而知,国考是非常热门的,中央党群机关,每年都会出现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职位。
是的,都是可以考的,应届生和工作过的是没差的,只是少数职位会有明确规定几年工作经验或是应届毕业生可参加考试之类的。国考和生考都是每年一次的,国考一般是10月份报名11月底考试。省考根据各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定,大多省份会在3,4月份考试,少数几个省份会在后半年考试的。这就要看楼主你在哪个省呢,要是马上就要考试的省份你现在就要好好复习了·······
考试内容的话一般是行测跟申论这块了,要多刷题,多看***,而且是最近的***,那难度的话肯定打,每年报考的考生就有几百万,有的职位的的竞争比例是几十比一,更有甚的是万里挑一,可想而知吧,楼主现在要做的不是他难不难考,最主要的是赶紧的复习,多复习一段时间,不一定就可以多提高几分,一分之差的有很多,所以说楼主要努力了。
应届生国考考什么
1 常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时政***的积累,文学地理常识,物理,化学,生物常识考查面比较广,考生需要在日常注意积累2 言语理解言语理解部分主要考查成语的填空,段落大意的理解,句子排序要求考生在日常积累相关。
2、公务员考试主要包括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共三科,公共科目又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共两科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此外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公安。
3、公务员考试一般都考哪些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时间进入六月,距离应届生考公务员考试要考哪些我省2015年公务员考试的脚步日益临近,现阶段,考生除了抓紧时间备考外,还需要对一些基本的考情有所了解,以保证整个过程万无一失,今天就广大考生关注。
到此,大家对应届生公务员考试题库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应届生公务员考试题库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