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挪威公务员考试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挪威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德国防空导弹故障烧毁军舰,如果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德国海军这一年可是够倒霉的,F-125退船返厂一波未平,原来名声还不错的“萨克森”级有发生防空导弹事故。好好的一艘主力防空舰被烧的不诚心样子。
不过这次的锅就不能让“德国制造”来背了,虽然不清楚这枚发生故障的美制“标准-2” Block 3A是哪一波生产批次的,但是这显然已经不是“标准-2”第一次发生类似故障。
美国海军“苏利文”号驱逐舰曾在2015年发生过“标准-2” Block 2A升空后马上爆炸的意外事故。德国使用的标准-2导弹有一部分就是利用Block 2A翻新MK104 Mod2双推力火箭发动机制造的。如果本次事故导弹属于翻新的那个批次,那就说明美国制造的这批导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德国发生事故的军舰已经在昨天上午返回威廉军港。事故当时,该舰标准-2导弹发射失败,火箭发动机在Mk41垂发系统的弹箱内燃烧,虽然消防系统马上启动,但是并未能完全抑制火焰将前甲板和上层结构烧毁。
类似这种情况,在美军和德军中并没有什么好的避免办法,可能这种导弹某个批次制造存在缺陷,所以美国的做法是2015年7月美驱逐舰事故后,立即规定限制只能在战时状态下使用一定数量的“标准-2”该批次导弹,平时则不能实弹装备。
就在德国足球队在世界杯战事不利的时候,祸不单行,德国>水师/span>F124护卫舰也出事了,6月21日,德国海军的“萨克森”号防空护卫舰在挪威附近海域进行实弹演习,在发射一枚标准SM-2 Block 3A舰空导弹时发生爆燃事故,这令德国海军威风扫地。
图片:被标准2导弹弹头击伤的F124护卫舰舰桥。
被故障导弹烧伤的发射系统。
标准-2防空导弹没有从垂发中飞出去!在垂直发射箱内异常燃烧,导致两名德国海军士兵负伤造成了这艘军舰严重损坏,需要进厂维修。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具有体积小,容弹量大,反应速度快,可全向攻击等诸多优势,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青睐。不过,垂发系统也有一些缺陷,最突出的是安全性问题。
目前世界有三种不同的技术方案,即苏联/俄罗斯的冷发射,美国的热发射,中国的冷热共架发射。
苏联和俄罗斯采用了独特的倾斜转轮式垂直发射舱,里夫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垂直发射的舰载防空导弹,每组里夫导弹采用8联装冷发射式转轮垂直发射器,每套发射器只有一个发射出口,共享点火装置,弹舱旋转让导弹对准发射口再发射。垂直发射器向舷侧有倾斜角度,如果发射失败,不至于砸中舰体。
美国的垂直发射系统则采用热发射的形式,导弹在发射筒内直接点火,依靠导弹发动机自身动力将导弹发射出去,导弹尾焰依靠专门的排焰排气装置导出。热发射系统效率较高,能够减少体积和重量,降低维护成本。
中国则采用冷热共架的方式。052C导弹驱逐舰的红旗9导弹垂发系统采用类似俄罗斯里夫的圆形冷发射巢,不过我们的冷射系统比较先进,弹舱不>必要/span>旋转,每个导弹发射筒可以各自发射,反应速度更快。
到了052D导弹驱逐舰,就改为冷热共架的发射模块。采用同心圆式发射筒,每个发射筒都有单独排焰通道,既可以冷发射红旗9导弹,也可以热发射鹰击18反舰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
这问题就涉及到了导弹垂直发射方式,由于德国萨克森号采用的是“热发射”技术,就是直接在导弹发射井内火箭点火起飞,但是这次没飞出去,火箭燃料直接在导弹发射井内燃烧,的亏德国技术够硬,不然很有可能像马岛海战中的谢菲尔德号一样直接烧沉。
美国标准-2导弹发射瞬间,看看这火焰……
如果采用“冷发射”方式是不是就安全一点呢?答案是肯定的。毕竟将导弹抛出来火箭再点火的方式肯定更安全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冷发射技术更优秀,因为这两种发射方式各有优劣,而热发射技术重量和结构更为简单、体积相对更小、而且反应速度更快。
中国以053H级护卫舰为原型出口到泰国的护卫舰,安装8具美国MK-41热发射导弹
苏联是第一个在军舰采用垂直发射技术的国家,其配套的发射技术就是冷发射。和美国相对应的就是热发射。中国作为这方面技术的后发国家目前是采用了冷热共架发射技术,冷发射技术更适合大型远程的导弹过窄小,空间利用率更高。我国在一直很重视冷热通用技术研究方面的研究,到现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标准冷热兼容的发射系统。
中国052c级导弹驱逐舰采用的是俄国的冷发射技术,导弹以一定角度抛出,就算发射失败也不会砸到军舰,但是这枚导弹掉到海里肯定就废了
发生导弹没有发射出去事故的德国海军“萨克森级”
萨克森号护卫舰(舰号219)一共建造了3艘,属124级,是目前德国海军最大的水面战舰。
这是“萨克森号”
的姊妹舰“黑森号”的前甲板,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制MK–41型垂直发射器,前面为“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发射器和意大利奥托76㎜炮。
从理论上来说,垂发系统不论是“热发射”还是“冷发射”都不可能有100%的成功发射率。各有各的优缺点,苏/俄开始装备垂直发射系统是采用冷发射,就是先用火药燃烧产生的燃气将导弹推出发射井,→导弹出井以后自身发动机点火→再由舰载雷达制导或者依靠自己的雷达制导。这样会安全一些,就是:导弹不在井内点火首先避免了导弹一旦发射不出去,燃料焚烧发射井这样的事故!当导弹被燃气推出发射井以后,即便是它没有自行点火,那么剩余的推力也会将它推到离本舰较远的地方,而不会危及本舰的安全(也可能掉到舰上,但是概率极低)所以,苏/俄基本上所有安装垂发的战舰都采用这种相对安全的方式。但是,这种冷发射装置结构繁杂、体积大笨重、应用弹种单一,不适合3000吨以下的舰船使用,要么就是发射井数量太少,直接影响战斗力!
被“标准–2”
导弹燃料焚烧的舰桥和发射井,整体破坏严重,需要将发射模块整体拆除,逐一检查、检修!估计费用得上亿欧元€!
而西方战舰垂直发射系统普遍采用“热发射”,就是导弹在发射井里点火→冲出发射井直接飞向目标,这种垂发装置的特点是:重量轻结构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发射模块通用性能好,可以多种导弹共架发射,通常情况下4000吨级别的战舰可以装备32个,这已经大大超过了原先是“臂式发射架”的备弹数量。但是“热发射”确实很危险,一旦导弹发射不出去而弹的发动机已经点火了,就会危及整艘战舰(引爆隔壁的其他导弹)!而且,导弹发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按电钮就完成发射了……导弹是很娇贵的东西,它的发射需要温度湿度合适、弹体过凉过热都不行(和手机一样过冷过热都会罢工)!并且发射前需要一定时间的通电(自检),使导弹各系统和零件都处于联通状态……一旦出现那处电路不通就要停止发射!如果强行发射或者导弹自检未完成……出现“萨克森号”这样的事故就会增加。
这是“萨克森号”
的正常发射,导弹已经飞出发射井,并且导弹尾焰已经被“引导通路”引出发射器外。
总之,这次“萨克森号”出现的事故可以理解为一次意外,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已经有几百套装备在各型战舰上面了,目前只出现两次这样的事故,说明整体安全性还可以!但是,“热发射”这种先天缺陷,出现一次事故就会给战舰造成很大的伤害!
德国作为一、二战的引导者,在军事实力方面也是十分的强大,哪怕是在自身的一些军事装备的制造中也是属于响响当当的。但是,在前段时间还是出现一起装备的问题,这款出现的的装备是德国制造的一款F-125型的护卫舰,性能十分强大,甚至是突出设计了隐身的功能。可以说是非常的完美了,但是就是这一款完美的护卫舰,却没有通过正常的舰艇海试,而进行返厂重造。
而在此之后,德国又出现了一起关于军舰的事故,只是这一次不是F-125型,而是一艘颇有名气的军舰“萨克森”级主力防空舰。事故发生之后的军舰,已经被烧得不成样子了。结合此前的事情,可能以为又是因为德国的制造有问题,所以才导致了这一事件的发生。但是,实际上就只是由于舰艇上的防空系统出现了故障,在发射美国的“标准-2”的导弹时,发生了意外,没能使导弹顺利的发射出去,导致导弹的发动机直接开始燃烧。而舰载的消防系统虽然在发生事故时的初期就开始进行行动了,但是,由于火势发生的较为迅猛,消防系统不能够快速的反应,完全的控制住火势,也就促使了军舰被烧毁的这个事实。那么,对于此次事件在以后应该怎么样去避免?
这次的事件中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导弹上面了。因此,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就只能够避开使用这一款“标准-2”的导弹。据了解,这一款导弹已经发生过许多的意外,因此,很少还被武装服役。所以,要想避开,就只有放弃。
到此,大家对挪威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挪威公务员考试题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