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故宫公务员考试题目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北京故宫公务员考试题目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文学家司马光小楷书法,水平怎样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广为流传,还有一个故事也显出他的聪明智慧。
13岁那年他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到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巨蟒,他不慌不忙,镇定自如。手持利剑,狠狠的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得一震,迅速的滚下了栈道下边的深渊。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书残稿)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书残稿,是全世界唯一手稿。共计29行465余字,字体端庄而有拙味,有隶味。笔画内敛。规规矩矩。凝重刚健。有个人的面貌和风格。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书残稿)
黄庭坚谓:"余尝观温公《资治通鉴》草,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迄无一字作草。″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书残稿)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文学家司马光小楷书法,水平怎样?
答: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同时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欣赏司马光的小楷书法觉得醒目、舒服,洒脱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掌控的水平很高。
据说,司马光小时候聪明好学,书法非常用功,经过多年历练小揩书法,结构严谨,用笔精到,质朴方正,古雅而不失灵活动感,是书卷气极其浓厚的书写典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司马光的楷书可供学习临摹,是学习楷书的良好范本。
学习临摹司马光的楷书,觉得舒服顺利,宽容舒朗,流利分芳。
我是一人。能够历史留名的书法家,非常非常的少。
以我们现在的角度看,司马光最主要的成就是“史学家”。司马光的字不好,字好也是需要花费精力的,绝大多数历史名人的精力花费在其他方面。
司马光是划时代的史学家,千古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光是史学家的两座高峰。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本书是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我个人认为内容和地位仅次于司马迁的《史记》。
可以看到我个人是非常推崇司马光的,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从现存司马光的笔迹和墨迹来看,司马光的字并不好。
上图司马光《天圣帖》,纸本楷书,纵30.3厘米,横48.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图司马光《真书宁州帖》, 纵32.7厘米,横57.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上面两张被认为是司马光的墨迹,司马光的字不好。
一人有感
历史名人字就一定好,这是一个错误的“常识”。
书法说到底是写字,写字是肌肉记忆。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历史留名的人大多在某些事情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并没有那么多精力花在书法上。不要觉得字好是理所当然和很简单的事情。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0月12日沪。
清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字如其人。”
这既是刘氏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后来人评价书法家和其作品的重要标准。
司马光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并不多,他也不以书法著称,但看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特别是小楷,并不比苏、黄、米、蔡等差。
他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经专家鉴定确信的有三件。一是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资治通鉴残稿》,一是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宁州帖》,一是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天圣帖》。三幅作品体态神韵保持一致,都是结体方正,用笔的起落明晰利落,拙中见巧,古雅淳厚,在正楷中保留着隶书笔意,在起笔收笔或勾挑处的用笔与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相似,可见他对颜书用功之深。
《资治通鉴残稿》以中间空白为界,前一部分被称为“幅纸三绝”。其中,前29行共465个字是司马光亲笔手书,记录了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一年的史实。从正月王敦将作乱起,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子皝入令支而还止;中间部分被毛笔划掉的四行,是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写给司马光的书信;最后一小部分,是司马光手书的“谢人惠物状”(感谢信)。空白之后均为历代名家的题跋,流传有序。黄庭坚在《山谷题跋·跋司马温公与潞公书》中说:“余尝观温公《资治通鉴草》,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讫无一字作草。”可见司马光一字不苟的作风是深受黄庭坚称赞的。
《宁州帖》是司马光写给侄子的一通手札,叮嘱他辞官归乡,侍养尊亲,根据史料推出这封信写于他六十七岁时,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资治通鉴残稿》属于官方文章,写的好是必须的,《宁州帖》是一封家书,且是写给晚辈的,但司马光,依然通篇正楷,且字中那种短而有力的捺笔,既有颜书特点,也有《史晨碑》的痕迹,可见他的为人。
《天圣帖》是司马光在诗人陈洎手书诗稿后的一段跋语。应该算是文人间的赠答,司马光同样认真严谨,回顾了两家的交往渊源,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又写自己见书如见人的真挚情感。通篇结体端正、严谨。
司马光存世的这三篇作品,都很有代表情。《残稿》是他给朝廷上报的文件,《宁州帖》是他的私人信件,《天圣帖》是士大夫朋友间的书信往来。每一件,他都那么认真、严谨,正体现了他的作风和品格。
回想自己为什么学书法进步不大的原因,就是养成不好,临帖时还比较认真,离开帖就胡写乱画,还经常一曝十寒。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书法,都确实该好好向司马光老前辈好好学习。
到此,大家对北京故宫公务员考试题目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北京故宫公务员考试题目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